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

今天不談技術 - 浮動電價,可行嗎?


經濟部宣布 12 月電價緩漲後,隨即丟出了所謂的「浮動電價」,且積極布局推動此一方案。到底甚麼是浮動電價? 目前是推動的適當時機嗎? 政府的動機、用意又是何在? 本文便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:


所謂浮動電價,就是台電於每個固定的時間點 (如:一個月、一季),針對這段期間的發電成本進行計算,再決定接下來電價的升或降;發電成本若增加則調漲電價,反則降之。

此方案立意不差,可依國際原物料價格忠實地反映發電成本。但筆者認為實行浮動電價的先決條件有三,且缺一不可:

(1).公開且可供檢驗的發電成本計價公式
(2).清楚的原物料來源、價格及用量資料可供民意機關查核
(3).電力公司具備健全的管理制度,且正常運作 (無任何貪腐、肥貓、冗員等狀況)。

光就第 3 點來看,台電已不具備實施浮動電價的資格!與子公司間的旋轉門機制(退休高官轉任子公司高級主管)、以高價向子公司購電(甚或高於本身的發電成本)、核四層出不窮的狀況,在在顯示它在管理面上發生了問題,且症狀並不輕。

其實,上述 3 個條件中,只要解決(3)的問題,則其他二者亦會迎刃解。為什麼? 有了健全的人事、營運機制,則其產出物必定是可信且可靠的!換言之,目前供電單位問題層出不窮,以致大家對它提供的資料、對策都會畫個大問號。台電的當務之急是進行企業改革,消弭弊端、整頓高層人事、建立企業制度,方為解決電價問題釜底抽薪之法;否則,貿然於此時實施浮動電價,無異於疊床架屋,終將導致該企業步向毀滅之路。

至於政府急欲推行浮動電價的動機,似乎是想趕快找個解套的方法,於是便提出一個冠冕堂皇的名詞「浮動電價機制」,將台電虧損、經營不善的苦果讓全民買單!不去積極地改革國營事業的漏洞,反要提高人民的電價,挖東牆補西牆,對解決問題毫無助益。若執政者天真地認為這種粉飾太平、捨本逐末的方法可以騙得過台灣人民,那麼離被罷免的時間,應是已進入倒數階段了。